打了这么久,乌克兰那边还是没消停。前几天泽连斯基又放话了,说啥“朝韩模式”、“芬兰模式”统统不考虑,非得先拿到实打实的安全保障才肯坐下来谈。这话一出,国际上又炸开锅了。
说白了,这事儿就卡在一个字上——怕。乌克兰被揍怕了,俄罗斯也怕被包围。两边都揣着心事,谁也不肯先松口。
泽连斯基为啥这么倔?
咱先说说这位乌克兰总统到底在想啥。人家明摆着把话撂那儿了:不管你们提啥方案,我就一个要求——得给我真刀真枪的安全保障,别跟我玩虚的。
“朝韩模式”是个啥玩意儿?就是像朝鲜和韩国那样,签个停战协定,表面上不打了,实际上还是两个国家对着干,三八线那儿天天剑拔弩张的。泽连斯基一琢磨:这不行啊,我要是同意了,乌克兰不就永远分成两半了?东边归俄罗斯,西边归我,这日子还能过吗?
还有人提“芬兰模式”,说是让乌克兰保持中立,两边都不得罪。听着挺美,对吧?冷战那会儿,芬兰就这么干的,跟苏联保持着一种微妙关系,既不倒向西方,也不完全听苏联的话。
可问题是,现在的乌克兰哪有芬兰那个条件啊!
芬兰当年没被揍,还有地理优势做缓冲。乌克兰呢?家都快被砸烂了,亲人死的死散的散,你跟他说“保持中立就行”?那不是扯淡吗?万一哪天俄罗斯又打过来,谁来管?
所以泽连斯基把话说得死死的:我要的是明确的、写在纸上的、有人担保的安全承诺,不是那种模棱两可的“中立地位”。
马克龙的好心办成坏事?
法国总统马克龙这人吧,挺实在的。他看乌克兰这么为难,就想着帮忙出个主意。他提了个方案:要不咱们组织西欧几个国家,搞个“自愿联盟”,派维和部队去乌克兰驻扎,给他们撑腰?
这想法乍一听挺不错。乌克兰有人保护了,俄罗斯也不敢轻举妄动了,大家皆大欢喜。
理想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。
克里姆林宫那边听了差点没跳起来,直接撂狠话:北约的人敢往乌克兰派一个试试?门儿都没有!
俄罗斯的逻辑其实也简单:你北约本来就在我家门口扩张,现在还想派兵进乌克兰?这不是明摆着要把我围起来打吗?
说实话,马克龙这招确实有点冒险。万一真派兵了,俄罗斯要是翻脸,那可就不是维和了,搞不好直接升级成大战。到时候欧洲几个国家的士兵在乌克兰跟俄罗斯对上了,那局面想想都可怕。
俄罗斯打的什么算盘?
再看看莫斯科那边。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嘴上说得挺难听,说乌克兰和欧洲“就是要对着干,就是要把事情闹大”。
可说完这话,他又补了一句:普京还是愿意谈的,外交解决的大门没关。
你说矛盾不矛盾?其实不矛盾。这就是俄罗斯的策略——手里握着军事优势,但也不完全拒绝谈判。打得过你,但也不介意坐下来聊聊。
普京之前也表过态,说莫斯科愿意遵守跟乌克兰达成的安全协议,但有个前提:这协议得考虑俄罗斯的安全诉求,不能光顾着乌克兰。
这话说得很明白:你要安全,我也要安全。别光想着自己怕被打,也得想想我怕不怕被包围。
俄罗斯从头到尾最担心的就是北约东扩。他们觉得,要是乌克兰真加入北约了,那北约的导弹就能直接瞄准莫斯科了。这对俄罗斯来说,简直就是把刀架在脖子上。
所以俄罗斯的态度就是:谈可以,但得谈一个双方都满意的方案,不能光你乌克兰拿好处,我俄罗斯吃亏。
这局怎么就僵住了?
说到底,现在这情况就是两边都有道理,但谁也说服不了谁。
乌克兰的逻辑:我被打了,我家被毁了,我当然要安全保障。你让我接受分裂?让我保持“中立”?那以后你再打我怎么办?我得先有人护着才行。
俄罗斯的逻辑:北约一步步逼到我家门口,我能不急吗?乌克兰要是倒向西方,我的安全谁来保证?我也得有个说法啊。
两边都觉得自己有理,都觉得自己委屈。
泽连斯基不同意“朝韩模式”,因为那等于永久分裂。马克龙的“维和部队”方案,俄罗斯死活不答应,觉得那是北约变相进驻。普京说的“双向安全保障”,乌克兰又得让步。
你看,绕来绕去,就是谈不拢。
老百姓遭殃,谁来管?
打仗打了这么久,最惨的还是普通老百姓。房子炸没了,家人走散了,经济也垮了。多少人背井离乡,多少孩子失去父母。
国际社会都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。
各国都在劝,都在喊停火。可劝有啥用?双方都觉得自己有理,都觉得不能让步。
咱们中国在这事儿上一直扮演“劝架”的角色。在联合国提了三点建议,我觉得挺靠谱的:
第一,别光顾着打,坐下来好好谈。最后还得靠谈判解决问题,早谈早解决,少死点人。
第二,打归打,别伤及无辜。平民和民用设施不能碰,这是底线。国际法就是这么规定的,得遵守。
第三,国际社会特别是大国,多说点理性话,多干点实事,别添乱。营造一个能解决问题的氛围,别火上浇油。
这三条建议说白了就是:冷静下来,用脑子而不是拳头解决问题。
和平的路还有多远?
说实话,乌克兰这条和平路真不好走。需要各方都退一步,也需要国际社会多帮衬着点。
现在虽然僵着,但希望还是有的。毕竟,谁也不想永远打下去。打仗花钱,死人,毁家园,谁划得来?
就像历史上那么多冲突一样,再怎么打,最后还是得找个出口。朝鲜半岛打了几年也停火了,中东那些仗打了几十年也在谈判。
关键是要有人愿意先松口,要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找到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。
泽连斯基要安全保障,这没错。俄罗斯担心被包围,也有道理。问题是,怎么在这两个诉求之间找到平衡点?
也许需要一个真正中立的国际框架,既能保证乌克兰的安全,又不让俄罗斯觉得受威胁。但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难。
国际政治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的。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利益,都有自己的考量。要让所有人都满意,太难了。
可再难,也得试。因为每一天的战争,都意味着更多的生命消逝,更多的家庭破碎。
写在最后
乌克兰的和平进程走到今天这一步,各方都有责任。泽连斯基的强硬,俄罗斯的坚持,西方的介入,每个因素都在推动或阻碍着和平的到来。
希望有一天,乌克兰的老百姓能过上安宁日子,不用每天提心吊胆地生活。
战争打得再久,总有结束的一天。只是不知道,这一天还要等多久,还要牺牲多少人才能到来。
历史会记住这一切。那些失去的生命,那些破碎的家庭,那些流离失所的人们,都会成为这场冲突最沉重的注脚。
你觉得乌克兰和平进程最大的障碍是什么?是安全保障问题,还是大国博弈?如果你是决策者,会选择哪种和平方案?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。
按月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