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在门诊坐诊时,遇到了一位让我印象深刻的患者,今天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个案例,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。
这位患者姓张,是一位 50 来岁的大叔。张大叔一脸愁容地走进我的诊室,跟我说他已经被反酸、烧心的症状折磨了好几个月了。之前他去了好几家医院,医生们一看到他反酸、烧心的症状,都优先考虑是胃酸相关的疾病,于是就给他开了各种抑酸药。张大叔也听话,按时按量地吃着药,可这症状却丝毫没有缓解。不仅如此,他还经常觉得浑身乏力、头晕,整个人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。
宋金玲医生
看着张大叔痛苦的样子,我没有急于下诊断,而是详细地询问了他的病史、饮食习惯等情况。在仔细检查后,我发现张大叔除了反酸、烧心外,还有贫血的迹象。结合这些症状,我心里有了一个初步的判断——他可能不是反流性食管炎,而是萎缩性胃炎。
为了进一步确诊,我安排张大叔做了胃镜检查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。检查结果出来后,果然印证了我的猜想,张大叔患的正是萎缩性胃炎。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酸分泌常常是减少的,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之前吃的抑酸药对他毫无效果。因为病因没找对,治疗自然也就不对症。
宋金玲医生
那为什么医生们会误诊呢?其实这也不能全怪医生。在临床上,反酸、烧心确实是胃酸相关疾病的典型症状,所以医生们优先考虑反流性食管炎等疾病也是情有可原的。但医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,每一个症状都可能有多种原因,不能仅仅根据一两个症状就轻易下诊断。
就像张大叔这个例子,萎缩性胃炎和反流性食管炎虽然都可能有反酸、烧心的症状,但它们的发病机制是不同的。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酸分泌减少,而反流性食管炎则是胃酸反流引起的。如果不仔细鉴别,很容易就会误诊。
宋金玲医生
另外,当抑酸药无效或者症状伴随贫血,如乏力、头晕等情况时,医生就应该提高警惕,考虑是否有其他疾病的可能。这就好比我们破案一样,不能只看到表面的线索,还要深入挖掘背后隐藏的信息。
根据张大叔的病情,我给他制定了一套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。一方面,用中药来调理他的脾胃功能,促进胃酸的正常分泌;另一方面,配合一些西药来改善贫血等症状。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,张大叔的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,他的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好,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。
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,无论是患者还是医生,都要对疾病有更深入的认识。患者在出现症状时,不要自行买药治疗,一定要及时就医,并且要详细地向医生描述自己的症状。而医生在诊断时,要更加谨慎,不能仅凭经验就下结论,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。
宋金玲医生
希望大家通过这个案例能明白,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,不能掉以轻心。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症状,一定要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,找到真正的病因,才能进行有效的治疗。
总结:本文通过分享张大叔被误诊为反流性食管炎,最终确诊为萎缩性胃炎的案例,揭示了误诊的原因是医生仅根据反酸、烧心症状优先考虑胃酸相关疾病,而忽略了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酸分泌常减少这一关键区别。同时强调了在抑酸药无效或症状伴随贫血时,要警惕萎缩性胃炎的可能性。提醒患者和医生在面对疾病时都要更加谨慎,综合考虑各种因素,避免误诊误治。
宋金玲医生
我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东方医院脾胃科医生宋金玲,看胃肠疾病40余年了。擅长中西结合治疗萎缩性胃炎、溃疡性结肠炎、反流性食管炎、十二指肠溃疡,各种胃肠病、脾胃疾病。如果您有腹胀腹痛、长期便秘、反复腹泻、反酸烧心的症状表现。可以写在评论区里,让我来帮助你。
按月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